2010年,中國上海和在這里舉辦的世博會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,來自全球的參觀者涌向5.28平方公里的世博園區(qū)。截至6月17日,上海世博會開幕第48天,當日參觀人數近40萬。世博局預測,預計6月日均客流量可達40萬到45萬人次,在高峰時單日客流可能達到60萬人次。
站在挪威館展出的“小美人魚”前,中科院院士楊福家意味深長地說:“別以為只是你在欣賞美人魚,她也在看著你。通過世博會,我們在看世界,世界也在看中國……”
每天平均數十萬的參觀人流,讓世博會不僅成為展示世界各國文化與高科技的一場“文明盛宴”,更為國人出了一道文明考題。在這張“試卷”上,中國人會交出怎樣的答案?
排隊那點兒事兒
據報道,上海世博園在端午節(jié)假期刷新進園人數——6月15日接待游客超54萬,連以往不需要排隊的展館也排起了“長龍”,排隊已經成為世博園里的一種常態(tài),一些展館排隊8小時的提示牌甚至成了一景,吸引了不少排不上隊的參觀者拍照留念。
為照顧“老弱病殘孕”,減少其排隊等候時間,世博園里設立了“綠色通道”。這本是一項體現人性化服務的措施,但由于最初沒有嚴格的檢查和控制,少數素質欠缺的參觀者鉆起了空子——
“插隊者”振振有詞——6月7日下午4時許,非洲聯(lián)合館。與許多熱門國家館相比,非洲聯(lián)合館人流較少,但在世博護照蓋章處仍排起了幾米長的隊伍。來自北京的王麗(化名)正與同伴邊聊天邊排隊,忽然一位50歲左右的“阿姨”站在了王麗和同伴中間。王麗一時愣住了,試探著問道:“請問,您是要敲章嗎?要排隊哦!睕]想到這位“阿姨”竟很坦然地說:“我一直都站在這里呀!”王麗有些哭笑不得,但堅決不讓!鞍⒁獭币娡觖惒]有讓她插隊的意思,于是向后挪了幾步,站在了一個老人的前邊,嘴里還在絮叨著:“現在的年輕人一點都不知道尊老、謙讓……”。
“綠色通道”排起長龍——6月8日傍晚時分,西班牙館門前的綠色通道,一條“輪椅長龍”頗為顯眼。西班牙館在普通通道外側設置了一條“殘疾人通道”,本來是為了讓殘疾人、嬰兒及80歲以上老人通過。然而,“陪同”走綠色通道的人越來越多。據了解,該館綠色通道最多一天接待了一萬多名參觀者。
嬰兒車、輪椅成“熱門交通工具”——6月7日下午2時許,中國館內。一輛嬰兒車引起了記者注意:適合3到4歲兒童的車內,塞進一個6歲模樣的女孩,由于個頭已經很高,孩子雙臂緊緊夾住,身體微微卷曲,兩條長腿伸出車外踩在地上……
有社會學家認為,排隊看似一個簡單的個人行為,卻體現著社會成員的價值認同。在一個文明城市之中,排隊不僅意味著對公平秩序的遵守與履行,更體現著一種對社會資源的分配原則,對于效率的合理追求,以及對他人權利的尊重。而這些恰恰是一個良好環(huán)境的文明基石。從這個意義上說,世博排隊為每個人提供了一次審視自我的契機。
觀博考驗“道德耐力”
在氣溫已經超過30攝氏度的炎炎夏日,長期在戶外游走于展館之間,而且看一個心儀的展館動輒就要排上數小時的隊,實在是一個“體力活”,更考驗著參觀者的“道德耐力”。
記者在世博采訪期間親身感受到一些不文明現象:比如“愛運動”,有人把一些展館外墻當攀巖項目爬上爬下、將夜景地射燈當板凳坐、看演出時腳搭在前排椅背上;“湊熱鬧”,看見別人排隊,必先排起來再問為什么排,看見有人發(fā)贈品或地圖,先搶一份再看有沒有用;“不聽勸”,無視“請勿拍照”、“請勿觸摸”等標志,依然我行我素,照拍、照摸不誤;還有一些抱著“到此一游”心態(tài)的參觀者,只顧著低頭在世博護照上敲章而無暇抬頭欣賞各國的風土人情、文化歷史……
記者發(fā)現,雖然存在不文明現象,但絕大多數參觀者還是能夠自覺遵守行為規(guī)范,對“加塞兒”等不文明行為也多會主動予以制止。
西班牙館門前負責疏導工作的志愿者小舟,向記者講述了一次親身經歷:
“西班牙館是熱門展館,門前用于隔離排隊人群的金屬圍欄不夠用,就用塑料警戒線拉出兩條長長的圍欄,大部分游客還是很遵守排隊規(guī)則,按照秩序依次向前挪動。幾天來情況一直很好,但今天下午不和諧的一幕出現了:一位老年女性掀開塑料繩連跨兩道圍欄,‘投奔’已經排在里邊的兩個親友,我們和保安上前勸阻,請她重新排隊,但遭到拒絕,與她同行的人和我們爭執(zhí)了起來,說了一些很難聽的話……沒想到,隊伍外陽傘下幾個休息的阿姨大叔看見了整個過程,都把矛頭指向了‘加塞兒者’,還紛紛表示愿意為我們作證,當聽到他們大聲說‘小伙子我們支持你’的時候,我感動得眼淚差點兒下來了!
小舟說,在眾人的監(jiān)督下,“加塞兒者”乖乖地排到了隊尾!坝幸徊糠秩嗽诠矆龊献龀霾坏赖碌男袨榈拇_有損國人形象,但正是那些都有道德修養(yǎng)和正義感的人們的存在,才促使社會文明水平不斷提升!
一位志愿者向記者表示,經歷了一個月的磨合,現在排隊似乎已經形成了默契,插隊、吵架現象少多了。而據上海市有關部門多次隨機測評城市文明指數,結果已從最初的70多分上升到近90分。
讓自己成為“文明風景”
英國著名女作家夏洛蒂·勃朗特在1851年參觀倫敦水晶宮世博會后感慨道:世博會的壯麗“不是指某件物品,而是由所有東西組成的天下獨一無二的大匯聚;在這里你能找到人類工業(yè)所能創(chuàng)造的所有東西!碑斎唬舶ㄈ藗兊奈拿餍袨。
據了解,1851年倫敦世博會168天的展覽中,共有超過600萬人次參觀,每天平均3.5萬人入場參觀,這對于面積不大的水晶宮會場來說已經不堪重負。然而,“在場的3萬人中,聽不到一點喧鬧聲,看不到一個不軌的動作,活的人潮靜悄悄地向前滾滾流動,發(fā)出低沉的嗡嗡聲,如同遙遠的海濤。”
“上海世博會上最大的展品就是國民素質!睏罡<以谝黄恼轮姓f,具有159年歷史的世博會,于2010年首次放在發(fā)展中國家舉辦,就放在中國,放在上海,這份責任十分重大。
“你站在橋上看風景,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……”走在世博園里的每個人都是一道風景,但你愿意當一個利用機會插隊占便宜的“投機分子”,還是做一名尊重規(guī)則、自覺遵守文明規(guī)范的“道德標兵”?
在比利時—歐盟館門前,記者看到三個手拿啤酒,邊喝邊聊的小伙子與周邊焦急等待的人們構成鮮明對比。長長的隊伍繞著一個又一個彎,但他們依然保持著愉快的心情,完全沉浸在感興趣的話題中。在他們的影響下,旁邊游客的神色仿佛也變得輕松了許多。據了解,三個小伙子原本不認識,在排隊過程中偶遇,漸漸熟悉,結伴說笑,既交到了朋友,又打發(fā)了等候時間,還豐富了世博知識,一舉多得。
世博會往往對舉辦國的國民素質提升有所裨益。據了解,1970年的大阪世博會,迄今仍保持著半年會期內參觀人數達6400萬人次的世博會歷史最高紀錄。曾參與該世博會工作的仁田博昭,對當年園區(qū)內聚集的人流一度徹夜難以疏散的情景記憶猶新。他認為,“世博會所積累的公眾守序精神及相關管理經驗,對此后國家的發(fā)展是一筆財富。”
“在世博園內,新的行為、新的理念(如環(huán)保意識、道德示范、秩序意識、體面意識)都在實踐,來的人雖沒有準備,也將受到教化!睏罡<业葘W者表示,世博會結束后,一定能留下一些文明成長、人性發(fā)展、人格豐富的成果,當這些成果成長起來,并融入國民心中時,每個人都將成為一道獨特的“文明風景”。
“我們理應讓世界看到我們最美好的進步,理解我國人民是富有智慧的民族,但是也不怕讓世界看到我們糟糕的方面。通過一個成功的世博會,讓所有的人相信,糟糕的會逐步減少。今后30年,站起來了的中國人要站得直、站得穩(wěn)、站得有尊嚴!痹谑啦┕妳⑴c館發(fā)表演講時,楊福家呼吁關注未來30年,“在經歷了30年經濟大發(fā)展之后,如何在下一個30年將國民素養(yǎng)提升到世界水平,至關重要! |